# 因材施教,体质别“一锅炖”
在养生和健身的浪潮里,大家一股脑儿往前冲,可很多人没搞明白,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土壤,种玫瑰的法子种不了仙人掌,哪能都用一套法子呢?
就说那些跟风晨跑的大爷大妈吧。张大爷,典型的阳虚体质,冬天手脚冰凉能当冰块使。瞅见邻居天天晨跑精神抖擞,也跟着去。结果没几天,大清早的风一吹,回家就喷嚏连天,感冒缠上了身,还直喊膝盖疼。为啥?阳虚之人本就阳气不足,大清早的户外寒湿之气重,阳气还没苏醒,这么一折腾,不生病才怪。这时候,要是有个“明白人”劝他,等太阳出来,阳气渐盛了,再出门溜达溜达,说不定还舒坦些。
再瞧瞧公司的小李,年轻人火力壮,湿热体质。听人说喝枸杞保温杯能养生,跟着泡起来。那枸杞本是滋补肝肾的好物,可对于湿热内蕴、脾胃都被湿气糊住的他来说,就像往小火苗上盖湿棉被,越补越难受,嘴里成天黏糊糊,肚子胀得像个鼓。他还纳闷,咋别人喝着养生,到自个儿这儿成“养病”了?
健身圈也没少闹这类笑话。肌肉猛男小王,阴虚体质,平日里就容易口干舌燥、心烦失眠。看网上那些健身达人狂练力量,一天不落。他也雄心勃勃扎进健身房,杠铃哑铃一顿抡。没俩月,不仅没练出更漂亮的腱子肉,反倒累得腰膝酸软,晚上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。阴虚之人津液本就匮乏,过度运动大量耗津,身体就像干涸的河床,哪还撑得住这高强度“折腾”。
说到吃,也有不少“翻车”现场。赵姐是痰湿体质,圆润丰满,特爱吃甜食。每次路过蛋糕店,就挪不动脚。想着吃点水果总健康吧,于是榴莲、芒果成筐往家买。可这两类水果糖分高、湿气重,对痰湿体质简直是“甜蜜的负担”,没过多久,赵姐觉得身上的肉肉更瓷实,嗓子眼里的痰也越发多起来。
要是大家都能明白体质差异这回事儿,好多冤枉路就不用走了。阳虚的,多晒晒太阳,吃点温热的羊肉、桂圆,别大冬天大清早去跟冷空气“亲密接触”;湿热的,先把脾胃湿气清一清,薏仁、赤小豆熬粥喝着,别着急进补;阴虚的,适度运动,多吃点滋阴润燥的雪梨、百合,别跟着人瞎拼体力;痰湿的,远离高糖高油,冬瓜、荷叶茶喝起来,给身体刮刮油。
咱别瞧见啥热门养生法、健身操,就不假思索往里跳。先搞清楚自个儿是啥体质,量身定制方案,不然就是费钱费力还不讨好,把养生、健身变成“伤生”“毁身”。找准适合自己体质的路数,才能真真切切收获健康,把日子过得元气满满,而不是在错误尝试里徒增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