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健否四季养生
扫一扫,快乐到!微信扫我,H5精彩不错过!

一扫即达H5新世界

宝宝发烧时的护理要点,家长必知的应对措施与建议

智慧火花

2025-02-02

设置字体:
当宝宝发烧时,家长们往往会感到手忙脚乱,不知所措。其实,发烧是宝宝免疫系统在成长过程中与病毒抗争的一种表现。就像小树苗在风雨中摇曳,最终会变得更加坚韧。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护理要点,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“小挑战”。
发热三阶段护理
- 寒颤期:全身发抖,手脚冰凉,面色惨白。这就像宝宝在告诉家长:“我冷了,快给我加件衣服!”此时,家长应根据需要适度保温,尤其是手脚,但不要过度捂热,以免体温继续升高。
- 高热期:全身发烫,口干舌燥,食欲不振,倦怠无力。这就像宝宝在说:“我热了,快帮我散热!”此时,家长应适度减少衣物和盖被,采用物理降温方法,如温水擦浴,帮助宝宝散热。
- 退热期:大量出汗,体温下降,呼吸心跳恢复正常,口渴、食欲不振。这就像宝宝在说:“我好了,快给我补充点能量!”此时,家长应勤擦汗,勤换干爽的衣物,补充水分和食物,预防脱水。
发热时各状态的应对方法
- 手脚和脑袋一样热:说明宝宝体质还不错,就是普通发烧。家长可以给宝宝贴退热贴,多喝水,一般会自行退烧。
- 手心发热和肚子发热:若为积食发热,伴有口臭,大便不通,舌苔厚腻。家长应注意饮食清淡,不暴饮暴食,可行小儿推拿治疗或服用益生菌等帮助排便。
- 手脚冰凉及身上烫:宝宝的体温还在上升,体内还处于发热状态。家长可用手将宝宝的手脚搓暖或洗温水澡,多喝温水,帮助宝宝多尿尿,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。
常见降温方法
- 减少衣服,多喝温水:如果宝宝四肢温热且全身出汗,表示需要散热,可以少穿一些衣服,帮助把体热散发出去;另外,在发热期间,体温过高会导致身体缺水。为预防脱水,需及时多补充水分,帮助宝宝退热,防止虚脱。
- 温水擦身或洗温水澡:用温水擦拭身体、额头、颈部、四肢等大血管分布的地方,水温32-34℃左右,每次擦拭10分钟左右,擦完30分钟复测体温。宝宝适应后还可以洗温水澡,使皮肤血管扩张,帮助热量扩散,有利于退热,水温35-37℃左右。
- 贴退热贴:宝宝发热比较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。
- 药物降温:体温>38.5℃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退烧药,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。
宝宝发热如何预防
- 做好个人防护: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季节交替或去户外人多的地方尽量佩戴口罩,接触过多人、事、物时,及时清洁手口。
- 保证营养均衡:全面保证宝宝营养均衡,营养不良会减弱宝宝自护力,一岁以后注重三餐饮食丰富性,保证奶量的同时,营养膳食搭配均衡。
- 增加户外活动:日常也要加强锻炼,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,多接触大自然,晒太阳,夏季避免正午阳光。
- 及时接种疫苗:给宝宝接种预防相关疾病的疫苗,按时接种疫苗建立免疫群,降低宝宝被感染的概率。
发热10个情况需及时就医
- 出生不满3个月的宝宝发烧;
- 体温在40℃以上,持续24小时;
- 体温在38.5℃以上,持续72小时(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在38℃以上);
- 发热的同时,伴随剧烈呕吐或者腹泻;
- 发热的同时,伴随全身或者部分身体抽搐;
- 发热的同时,伴随吞咽困难、呼吸急促、口唇发紫;
- 发热导致剧烈头痛,颈部发硬,宝宝囱门凹陷或突出;
- 口腔干燥、眼窝深陷、哭闹时泪水少、尿量减少或者无尿;
- 精神状态差、活动减少、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甚至昏睡、昏迷;
- 退烧后24小时再次升温。
宝宝发烧时,家长不必过于紧张,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要点,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“小挑战”。记住,发烧是宝宝免疫系统在成长过程中与病毒抗争的一种表现,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,宝宝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如您希望转载健否网上的任何内容,请务必事先获得原作者或版权持有者的书面授权。转载时,必须注明内容来源健否网和网站链接(www.jianfou.com),并保留原作者的署名权。详情可见《版权声明